为全面提升我校国际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切实防范校园及周边交通事故风险。10月24日,国际教育学院与保卫部联合属地交警部门,共同举办了国际学生交通安全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留下交警中队副队长周德利警官担任主讲,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共计300余人参加。

讲座以“数据警示+分类指导”为主线,采用视频案例与图文解读相结合的方式,使交通安全知识更加直观易懂。周警官首先通报了近期区域内涉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事故数据,用真实数字揭示安全风险,有效打破了“事故离我很远”的侥幸心理。

在分类指导环节,周警官聚焦国际学生日常出行的高频场景,逐一进行细致解析:
电动自行车安全:强调严禁骑乘改装电动自行车,必须遵守“不闯红灯、不逆行”等基本规则,骑行时务必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针对“货车右转杀”等高发事故,通过动态示意图演示大型车辆内轮差的危险区域,提醒学生在遇到货车右转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并行或抢行。
行人安全:深入剖析“行人鬼探头”事故的成因与防范方法,结合校园周边真实案例,强调过马路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杜绝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危险行为。同时明确主城区摩托车禁行政策,并通过典型事故视频,警示违规骑行的严重后果。周警官反复提醒,“走斑马线、看信号灯”是保障行人安全的基本准则。
小客车安全:针对有驾车需求的国际学生,重点强调“有证驾驶、不分心驾驶、不疲劳驾驶”的重要性,结合因分神或疲劳导致的追尾、剐蹭案例,解读相关交通法规及处罚标准,引导学生树立“安全驾驶,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理念。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周警官播放了安全教育视频,并开展了互动交流,现场国际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国际教育学院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加强与交警部门的紧密协同,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发布安全提示,线下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值守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国际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成果,全力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学院的坚实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