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更加现实的路径与方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人民至上理念在民主政治领域的生动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这就意味着其不仅注重过程,而且注重结果;不仅注重程序正义,而且注重实质正义;不仅注重直接民主的参与性,而且注重间接民主的效率性;不仅注重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而且注重国家意志的统一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这就意味着其是有巨大生长空间的民主,因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链条在延长,领域在扩展,场域在增多,这些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发展壮大的地方。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必将重新塑造现代化的整体格局。这对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首先,通过管理国家事务渠道的完善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其次,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再次,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调动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创造性、能动性。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谁来做蛋糕,为谁做蛋糕,做出多大蛋糕,做成什么样的蛋糕。在国家层面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了这个蛋糕是为全体人民而做的,不是为一部分人,更不是为极少数人而做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实现不了共同富裕,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没有实质上的政治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相反,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在分蛋糕时要由全体做蛋糕的人商量着分蛋糕,而不是大部分人只有做蛋糕的份没有分蛋糕的权,有利于实现名副其实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民主制度还能保障分配领域的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值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在民主选举中,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选举是广泛、全面的,不仅在党内选举是这样,在社会选举中也是如此,鲜有西方国家那种投票率低于50%的情形,因为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投票是行使神圣的民主权利,特别珍惜。在民主协商中,一个都不能少。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在民主决策中,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这些决策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每一个人都关注关心决策是如何作出的、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在民主管理中,一个都不能少。无论是在国家事务中,还是在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中,人民群众都可以依法广泛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力。在民主监督中,一个都不能少。要使人民群众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能监督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并强调,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视野,全面部署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坚定政治自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开创人类民主实践的新形态指明了方向。
人类的民主实践是一个持续探索民主有效实现形式的开放系统,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民主制度形式,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实践标准。长期以来,在西方话语霸权的主导下,美式代议制程序民主被推崇为民主体制的最高形态和标准形式,被赋予了排他的所谓普世属性,极大地束缚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民主试验的想象力和民主体制的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了西方民主体制人为设置的种种制度樊篱和僵化的思维方式,以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不懈追求,昭示了人类民主实践发展的广阔前景,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民主实践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启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马克思揭示了一切人都“成为真正的(积极的)国家成员”“单独参加国家生活”,从而使国家制度真正成为“人民的自我规定”“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的人民民主前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着力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全面落实在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之中,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并使整个国家制度体系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民性规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保障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确保了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使国家意志充分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逐步建立起了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一体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不断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丰富民主参与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统一,将协商民主嵌入国家事务治理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推动人民群众广泛而直接地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具体过程中来,打破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一次性民主”以及政治与行政二分体制将公众排除出公共事务治理过程的根本局限,使国家的治理真正成为人民意志的聚合和实现过程,成为人民群众治理智慧的发挥过程。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有机统一,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将民主参与的广泛性推向了新的历史境界。
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显著增强了民主实践的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强调“民主包含着社会平等的要求”,注重将民主实践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人民既是国家治理的授权主体、国家治理的实践主体,更是国家治理的价值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呈现出来的一个显著趋向,就是在稳步地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形成了民主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不仅将民主落实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国家管理权力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而且将民主贯彻在为民造福的执政过程中,贯彻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之中,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通过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平等发展权利,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真实地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相统一,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培植形成了人民民主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了促进安定团结、激发社会活力的国家治理效能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西式民主在全球范围出现严重衰退的重要原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西方移植来的民主体制,不但没有给民众带来他们所期盼的现代化福祉,反而导致无休止的党派纷争,撕裂了社会,加剧了社会动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最终导致名义上的民选政府丧失了公众起码的信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民主的价值不是孤立、自足的,民主说到底是一种国家治理形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植根于民主制度所发挥的国家治理功能上。只有既能够切实增强人民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又能够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增进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主体制,才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福祉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注重民主制度建设和民主程序的完善,更注重将民主制度、民主程序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通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的同时,创造出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充分彰显了其在实现国家有效治理上的效能优势。
【作者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来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5TO3EH53lwXtNfm0GrT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