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 学习园地 >> 正文

1+1 京浙专家读报告 | 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起来听两位专家解读!

2022-10-17    访问量:


二十大报告提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起来听京浙两位专家怎么说——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

中国式现代化

张占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部署,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丰富内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系统回答了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


1

中国式现代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现代化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并不只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二战后已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主权独立后国家重建的共同取向、共同主题和共同目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可见,现代化具有普遍性的一面。追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化带有规律性的遵循,中国也需要尊重这个基本的规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随着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也随之不断拓展和深化。因此,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世界各国各民族因处在不同历史文化、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对现代化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追求现代化的目标也有各自的特色和标准,现代化的特征和内容又是不同的。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性的一面。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刻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既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不闭门造车,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但也不邯郸学步,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点、特性、特色,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的追求


党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担负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和实践者。1954年,党中央初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后来确定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党推动改革开放,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步骤的设计越来越清晰。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新“两步走”,彰显了党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心和坚持。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系统的布局,为我们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建设和探索的伟大成果,充分体现了对世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有益借鉴以及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涵养。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我们继续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


3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人类文明形态的丰富发展


首先,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极大地焕发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成立之后带领人民担负起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中国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前进通道,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新的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其二,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发展奇迹。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谱写了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致力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对党领导下现代化探索的总结,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开启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现在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担负着先行先试创造经验的重要使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三,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展示了“两个结合”的强大生命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其四,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对世界前景与人类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其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式现代化有了强大的领导力量和主心骨。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人民需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加强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使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中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 /


中国式现代化

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郁建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已经创造百年伟业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的历史坐标、中心任务和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普遍进程在中国语境下的成功范例,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它的成功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1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道路


几个世纪以来,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人类文明的全球性潮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共产党肩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登上历史舞台后,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书写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过去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驱除外侮,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为融入现代化全球进程并在这一潮流中探索独立自主道路奠定了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如火如荼开展国民经济恢复和各项建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后,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开展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undefined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投身现代化浪潮的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世界性进程中上下求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何处?就因为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顺应历史进程、融合文化特征、探索比较优势、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条独立自主、兼容并蓄且具有内源生长性和外延适用性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普遍价值,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了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2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现代化进程和全球治理格局中的“跟跑者”逐渐向“并跑者”“领跑者”跃升,中国式现代化越发显示出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现代化,更是世界的现代化,它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的重要公共产品。中国式现代化之于世界,具有双重价值。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功典范。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输出革命,也不输出贫困,通过全体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永远在路上的体制机制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球五分之一人口过上富强、民主的现代化新生活。这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也是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的辉煌历程。


进一步说,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既有鲜明的中国国家属性,也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我们可以从“认知对比镜像”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我们既可以从时间维度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过去和当前一些历史经验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从而对未来作出相应的预测与规划,也可以从空间维度出发,以先发国家和邻国一些特殊或普遍的历史经验为参照,刻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在这里,我们从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出发,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认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先发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区别及其重要理论与实践贡献。




共同富裕至少包括“富裕”与“共享”两个层面,这也是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目标之一的题中之义,它与财富积累和财富较为均衡分配紧密相关。在这两大领域,战后已形成与之对应的两大结构性理论范式:一是用于解释东亚国家崛起的发展型国家模式,二是用于解释西方发展的福利国家模式。第一种模式用于解释财富的积累与发展,第二种模式用于解释财富的均衡与共享。上述两种制度政策模式在现代化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分别对东亚崛起和西方繁荣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都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制度缺陷和不足之处,留下了批评与反思的系统认知空间。共同富裕制度政策体系形成的时空环境与两种先发模式已经有了显著区别,两种先发模式建立于工业化高速增长时期,而共同富裕产生于工业化快速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人类已经踏入数字时代的门槛。不同时空维度和社会形态决定了共同富裕制度政策与上述两种模式的重要区别。从概念修辞、逻辑语义、功能聚焦和制度性目标来看,发展型国家和福利国家都呈现出单一功能性系统的特征,分别将现代化目标“窄距化”为单一目标——经济发展或福利保障,而共同富裕制度政策则是多目标复杂体系,它包含的功能性和制度性目标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安全等多个社会子系统和子场域,同时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橄榄型社会结构构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绿色发展、文化发展和数字化发展等多元复合目标。值得指出的是,共同富裕制度政策的数字化、可持续性取向,反映出21世纪不同于20世纪的鲜明时代特征与数字时代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转型。


总起来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否弃西方早期“羊吃人”的现代化道路,而且超越了战后东亚发展型国家和西方福利国家这两种分别致力于财富积累和财富较为均衡分配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而且在数字时代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超越人类既有现代化模式的新公共产品。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来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Yv0V3VIDqg1WFhleF1lBA)